要说近年来好莱坞配得上“才艺双馨”的才女,在我心中菲比·沃勒-布里奇绝对无出其右。随着2016年《伦敦生活》的口碑大爆,人们开始意识到现镜头前这个古灵精怪的粗线条大姐不光可以用演技被好莱坞捧为视后,更可以凭《杀死伊芙》《伦敦生活》的编剧身份连续两年提名艾美奖最佳编剧,让自己的“亲生骨肉”《伦敦生活》第二季在71届艾美奖上狂揽11项提名,并最终斩获喜剧类最佳女主角、最佳编剧等4项大奖,不愧为“菲编”的绰号。
最令人惊喜的是在好莱坞名利双收的菲编没有沦陷于名利场的声色犬马,而是回过头去继续埋进了编剧的工作。在“被抓包”赴艾美奖颁奖现场还在轿车上赶书稿之后,菲编又接连接下了《007:无暇赴死》《逃》等一系列剧集,看起来似乎在《伦敦生活》惊鸿一瞥后渐渐退回了幕后……
一直到2019年年末,菲编携手老搭档导演维姬·琼斯联手把《伦敦生活》重新搬回了戏院,这部首演于2013年爱丁堡边缘艺术节的舞台剧《伦敦生活》在历经电视剧的打磨后,以独角戏的形式强势回归舞台,吃老本为剧迷们重现了来自于现场艺术的精粹,在外百老汇、伦敦西区的演出一票难求。这轮万众瞩目的巡演在伦敦西区封箱时终于被NTL录制下来,并得以出现在小屏幕给我们一睹《伦敦生活》剧场版的真容。
《伦敦生活》剧场版的故事框架同剧集第一季差别不大:女主角Fleabag和闺蜜合伙在伦敦经营着一家咖啡厅,然而她的生活因闺蜜的意外离世而瞬间复杂起来,濒临破产边缘。回顾Fleabag的伦敦生活,她和姐姐的关系若即若离、相爱相杀,和父亲的关系止于淡淡点头之交,和男朋友的关系随时处于崩溃之间,只能寄情于露水姻缘。她面对一切,正以为一切正向好的方向发展时,汹涌的过往将她重新击倒、撕碎,暗涌的情绪找不到适当的宣泄口,只能同命运有一搭没一搭地战斗、妥协、战斗、妥协……
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虽然剧版和剧场版《伦敦生活》在故事的维度上大同小异,但后者更应该被明确是舞台的纪实表演,这还得多亏了NTL。所谓NTL,也就是National Theatre 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是英国国家剧院自2009年开创的实验项目,旨在通过放映的形式向英国乃至全球呈现当今世界舞台上最优秀的作品。不同于通常我们看话剧录像的单镜头呆板表现,NTL请到了世界一流拍摄团队,根据演出形式打造专门的拍摄方法,可以说是当下可以通过银幕重现舞台精华的最佳团队,没有之一。近些年NTL也有在大陆电影节和万达院线展映,例如卷福的《弗兰肯斯坦》《哈姆雷特》,付兰兰的《人鼠之间》,莫娘的《乐在当下》……
剧版和剧场版《伦敦生活》的相同点自然在于内容和母题的高度统一,通过刻画一个大龄女青年的身世浮沉,在家庭、性、友谊、性、工作、性……之间为当代的食色男女同时找到反思与逃避的空间。无论你爱或者不爱Fleabag这个角色,都不妨碍你承认《伦敦生活》是一部才华横溢,值得拍手叫绝的现代喜剧经典,菲编用这个角色做出了她对于这个时代最不安也是最犀利的调侃。
初识Fleabag你也可能会把她当做大大咧咧的傻大姐,不过是一个没什么主意的女屌丝而已:她会用乐天知命的幽默感嘲笑一切,目及所见都是她吐槽的对象;她会在面试时忘了没穿内衣而突然掀开上衣被面试官视作性暗示;她会在女权集会现场承认爱美之心;她会在醉倒酒吧后再去寻找下一家酒吧……随着故事逐渐铺开,Fleabag的悲剧一面也展露出来:父亲对自己的感受只剩下冠冕堂皇的逃避,姐姐宁愿相信调戏过自己的姐夫推掉工作也不愿相信自己,闺蜜之死和自己也摆不脱关系……
究其根本,人们没办法用纯粹的黑白二元简单对Fleabag定论。她被原生家庭伤害的过往令她总不想把这份消极传递下去,却总是事与愿违,骨子里的善良和直觉的堕落使她只能在天人交战中处处碰壁,奋发进取之心也只能在看似插科打诨的玩笑话中排解出来。像是剧集结尾哭花脸后茫然走在伦敦的街头,Fleabag不过是个伤心人,是个有趣的伤心人。
剧版和剧场版《伦敦生活》的不同点就显而易见了,把一整季的故事浓缩进107分钟,精炼了砍掉了少量无关痛痒的视觉细节,作为叙述者的菲编不需要再借力同侪演员的助力,只不过一把椅子和适时偶尔出现的音效和配音,就帮助菲编完成了整场紧凑的独角戏演出。舞台不比摄像机前,菲编不需要再特地转过头来打破第四堵墙同观众吐槽,只需要让一切缓缓地从口中流出,像单口相声一样和近距离的观众自然形成了最基础的互动,嬉笑怒骂间从另一个形式重新回味《伦敦生活》播出时一口气追完的剧力震撼。
不论你是不是菲编的粉丝,是不是《伦敦生活》的粉丝,哪怕只为了“白嫖”一睹千金难求的伦敦西区一流戏剧“芳容”,《伦敦生活》也该是你值得一看的经典。如果硬要说遗憾,肯定不少人得说少了“It’ll pass”的莫娘神父让Fleabag的角色拼图缺少关键一块儿——那可能只能留待《生意兴隆》剧场版重见天日再说了。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