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血战钢锯岭》中安德鲁·加菲饰演的戴斯蒙德·道斯,与心爱女子分离应征入伍为祖国效力却因不愿持枪杀人而屡遭排挤最后闹上了军事法庭,几番周折后加入硝烟弥漫的冲绳岛战役,在枪林弹雨中救下一个又一个濒临死亡的战友。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众多奔赴战场而不幸牺牲的战士,道斯凯旋而归,终与一生所爱团聚,未留下任何遗憾。
《杀死希特勒和大脚怪的人》的男主角卡尔文却错过了一生中那个曾令他小鹿乱撞且具有重要意义的女子玛克辛。在离别从军之际,卡尔文与玛克辛来了一场真正的约会并打算向她求婚,但因各种不凑巧不善言辞的他最终把戒指重新放回了裤兜。在临行前的一个深夜,玛克辛约见卡尔文和他告别未曾想到这竟然是最后一面,卡尔文鼓起勇气单膝跪地拿出了戒指盼望她回头看却还是错过了。
光看片名,我们会自然地认为影片会详尽叙述某位传奇人物杀死希特勒和大脚怪的故事。希特勒作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元首,杀死他必定要排除万难。每位被授予艰难使命的特工,都曾经过非人的训练和残酷的考核,滚过刀山下过火海,《赤裸特工》就可见一斑。而《杀死希特勒和大脚怪的人》只向观众交代了刺杀希特勒的结果,对与大脚怪搏斗的情节描写所使用的笔墨也不多,如果你只是为了观看刺激的搏斗画面姑且可以放下这部片子。
影片采取常用的双线结构叙述手法,一条线聚集卡尔文青年时期,讲述卡尔文与玛克辛邂逅相识,而后坠入爱河,最后因入伍从军不得不与之分离的故事。另一条线则聚焦卡尔文的晚年生活,主要讲述政府官员登门拜访请求卡尔文再次出山消灭大脚怪。双线故事交叉播放,注重人物心理的刻画,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迷惘怅然之感突显屏幕。
影片对细节的描写也是可圈可点。坐在街边长椅上打理皮鞋,卡尔文意外拾到一张中了一百美元的刮刮乐,没有兑现占为己用,而是归还店内。卡尔文曾三次伸手触碰旧盒子却犹豫不决未曾打开,想必里面装满了玛克辛与他之间的点点滴滴,那些令人难忘的美好回忆,里面可能藏有玛克辛寄给他的信件,即使这些信件曾被扔到垃圾桶中;还可能藏有那枚始终未让玛克辛戴上的钻戒。当把旧盒子从坟墓里挖出时,往事重又在脑海中浮现,愁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其间还夹杂着些许未开口求婚的懊悔。
每个人的心中深藏英雄情结,都有自己敬仰的英雄人物。卡尔文作为二战时期的传奇人物,无论是像影片中所描述的那般亲手杀死了希特勒,或只是一名替身,但从他单枪匹马亲手解决携带瘟疫的大脚怪看,称其为英雄乃是实至名归。
《杀死希特勒和大脚怪的人》向观众呈现了一个晚景凄凉、无爱人相伴的孤独英雄形象。我们身边有太多英雄人物,默默无闻地在为社会作贡献,那些倾尽家产帮助贫困人群的爱心人士,譬如郭明义;那些年复一年尽心尽职驻守海岛的战士,譬如王继才夫妇;那些花费数十年潜心做研究的学者,比如郭万林。这些人物被人熟知,受人称赞,得到鼓励和支持。然而还有众多英雄被人遗忘了,患有PTSD的伤残士兵曾在战场上屡创佳绩,而如今却只能带着伤痛过完下半生,所得到的帮助屈指可数。
英雄人物不好当,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英雄人物也并非那么光鲜亮丽,多数都是为民服务、为国牺牲的忠义之士,“英雄”二字只是对他们的一个称赞而已。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