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使女的故事》第二季上映,因为去年得了艾美奖,这一季应该有更多观众追看,那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第一季的剧情,算是前情提要吧。(以下是旧文)
很多作家在写作时都会运用思想实验来帮助创作, 所谓“思想实验”,就是设定一个极端情况,然后沿着真实可能的逻辑推理,把可能发生的故事写出来。 例如马伯庸说过,他经常做的一个思想实验是,想象自己在沙漠中发现了一块重达一吨的黄金,要怎么样成功运出,使其成为自己的财富。
有一类极端情况下想象的代表,就是反乌托邦文学,虽然它们的前提都是想象现有世界完全不存在的极端情况,却往往出人意料地成为了对后世的预言。《1984》、《美丽新世界》,都曾向我们展示了令人惊悚的预言性,而这种预言性正来自于对历史、社会现状以及人性的深层洞察。
那么我们不妨也来做一个思想实验。众所周知,目前很多国家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问题,中国和日本尤为严重。日本现在就已进入两难的政治决策,因为劳动人口不足,号召女性走出家庭参与工作,但当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职业女性,她们的生育意愿也会降低,生育率反而更为下降。
当台湾通过多元婚姻立法时,一些台湾老年人感慨,再过几十年,这个小岛就没人了,丹麦政府甚至推出了鼓励人民啪啪啪的公益广告,日本也有议员提出征收单身税。虽然中国已开放二胎政策,但目前看来收效甚微,高素质人群对生育不感兴趣,继续扩大生育开放政策,可以预见的是人口整体素质降低,加之三千万的性别差,两性和生育问题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接下来我们开始设定思想实验的极端前提:在几十年后的世界,由于老龄化、少子化的日渐严重,加上人们婚育意识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同性婚姻和丁克家庭出现,离婚率超过结婚率、人口生育率下降到冰点;另外因为环境污染、塑料制品泛滥、电子辐射普遍、核泄漏事件发生,造成人类生育能力越来越差,胎儿成活率远低于以往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整个社会形态会面临怎样的变化?这是不是一个很值得进行的复杂思想实验?
当然,已经有人在1985年就完成了这样的设想,并且写成了一本小说——《使女的故事》,没错,就是本届艾美奖的最佳剧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女主获得者。
故事发生在未来的美国,因为遭遇核泄漏,人口出生率骤降,极端宗教势力崛起,经历血腥革命后,建立了男性集权的政教合一政权——Gilead(吉列共和国)。女性被当做国有财产,不能生育的女性成为仆人,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被训练成“使女”,派到大主教们的家里,轮流为他们生儿育女……
主教发明了“受精仪式”,以宗教典据的名义,胁迫使女在主教妻子的膝下与主教交合。
关押并训练使女的地方,称为“红色感化院”,由强势的嬷嬷进行管理,对于不听话的使女,轻则电击,重则挖眼。嬷嬷之所以这么冷酷残忍,是因为她真心侍奉心中的上帝,真心为吉列共和国服务,真心地相信自己是在虔诚地为国家为宗教奉献。
在这个世界里,异教徒的牧师、堕胎的医生、男同性恋者会被处死,到处都有《1984》里的“眼目”,所有人都被监视并互相监视,使女在对话时必须以特定的宗教语句开头。
看剧集封面,也许会让人误以为是发生在中世纪的宗教故事,然而背景恰恰是在未来。因此,剧中最让我觉得不寒而栗的部分,是每一次女主的回忆闪回。在故事进行中,我们往往会忘了背景时刻,错觉是发生在过去蒙昧的时代,但闪回一次次地提醒我们,她们的曾经才是我们的现在。她们曾在大学校园里,用社交软件交友、有同性爱人、自由地探讨性与爱的论文命题……这些我们熟悉的画面,才是过去。然而突然有一天,她们被赶出了办公室,法律规定女性没有了工作的权利,女性的银行账户也全部被冻结。
你也许怀疑,历史真的会这样倒退吗?那不如来看看79年政变前的伊朗。
再对比一下现在的伊朗。
虽然是未来预测,但小说里却处处呈现对历史的反思。伊朗从世俗化到霍梅尼的宗教改革、纳粹上台后大肆逮捕和处决同性恋人士、党卫军以“种族纯洁”目的而启动的“生命之泉”计划、现在的朝鲜集权政治……人类的未来依旧有令人忧心之处。
在小说里,黑人都被强制派遣到美国中西部(电视制作时摒弃了这个设定),对于犹太人的态度是,要么变成基督徒,要么坐船回以色列,而实际上选择坐船回去的人都被扔进了海里。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川普上台后,这本书销量大涨,早在1985年的作品,却登上了2017年的《纽约时报》畅销书周榜。
整部剧集影调深沉晦暗压抑,只有使女裙子的红色形成反差,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辛德勒的名单》,光影的运用完全呈现电影质感。
原著作者阿特伍德,已经是个老太太,她在剧中客串了一位嬷嬷,有一个扇了女主一巴掌的镜头。
现在再回到我开始时设定的思想实验,对比《使女的故事》背景环境,你还会觉得,这仅仅只是一个思想实验吗?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