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部“无耻的电影”谈起
前一阵子那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牵扯出了公众对电影背后被称为“被拐妇女”的这一群体的关注;不论看过全片与否,人们极尽或嬉笑怒骂、或慷慨陈词之能事,把这部电影及其所代表的价值观推上了风口浪尖,使之坐实了“无耻”两个字。我是没有看过这样一部电影的,也没有兴趣去看,更不想把这个群体称为“被拐妇女”——可能是因为惮于自己某一天也可能不小心就成为其中一员,而不愿加之以如此冷酷残忍的字眼——因此我对此不敢妄论。然而热议终究是热议,总能熬得你心里也有一点郁郁地想说些什么。自然,热议到底是有冷下来的那一天,到如今,头条早已被其他更新鲜、更能熬磨人的新闻所更替掉,而街头巷尾的茶余闲话,也在不防间换了好几拨。所谓“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我也是不能免了这点国民性的,最初了解此类事件时确乎设身处地地惊骇了几下,仿佛在那一刻我当真是与那些姑娘同命运、共生死了的;也为此重新把李扬的《盲山》翻出为之哭了好几回,也去看过了《金福南杀人事件》以寻找精神上暴力的宣泄口,甚至不经意在网络上读了一篇题为《冲出大山的女人》的剧本,虽是拙劣粗糙得很,却和《金福南》的内核如出一辙——以暴制暴成为受害者最后的无可奈何的救命稻草,也成为旁观者安放所谓善心及其他念头的必然窗口。
热议已经过去几十天了,这类事件在人们的脑海里也早蒸发得差不多。我今日重读蔡琰《悲愤诗》,忽而觉得古今好有一比。文姬遭掳之厄祸,尚在乱了天常的季汉;她把血泪揉进诗里,跨越了千年,照进了当代女性的命运,与之形成一个无奈的呼应。蔡氏感念父母,痛别亲子,自叙“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终“托命于新人”,算是有个看起来囫囵体面的收梢;而今人却用类似《嫁给大山的女人》这种被称为是“无耻的电影”,给卑鄙者一张“感动中国”的通行证。
我不信今不如昔,毕竟我很赞同钱锺书“时代愈在后,它积的阅历愈深,年龄愈多”的说法;但在这一方面,我们确实有太多难以根除的残余,正如《金福南》中一位老妇常常喃喃念在口中的那句话“果然还是要有男人啊”,挂在嘴上的偏见实际往往最深植于心中。人们心目中的观念仍然像百余年前的儒勒·米什莱所说的那样“女人是一个相对的存在”;男人和女人的意义当然是不同的,似乎后者本身就缺乏意义,“男人没有女人也可以设想自己,而女人没有男人则无法设想自身。”她们是“女流”,是偶发现象,是另类,甚至如西蒙·德·波伏瓦所言,“她本质上是一种性的存在,在男人看来,她就是性,绝对是性,别无其他”,而“妇女的努力一直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骚动而已”。今天的文明绅士固然对辜鸿铭“茶壶配茶杯”提倡一夫多妻的戏谑论调嗤之以鼻,却正遥遥地印证了辜氏那句名言“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我们在以一种“倚老卖老”的姿态观照历史这个小孩子的时候,手里虽然握着“人类血战前行”这个大森林烧炼所得的一小块煤炭,却只会顾影自怜,用这煤炭徒劳在周身画一个愤怒的圆圈;然而偌大的时空里,呐喊怕是倏尔便变作一声短促的呻吟,热血过后即是枉然。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