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涂尔特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对于悲剧的这个定义,《赎罪》(ATONEMENT)几乎是尺步绳趋,足以让期待着大哭一场而走进影院的观众得偿所愿,称心遂意。因为整部影片几乎都在做这样一件事情,那就是把这个世界上顶美好的东西一片一片,活生生地撕碎给观众看,以至于最后连这撕的人自己都有些后悔了,才惊觉早已无能为力,只得怔怔地看着血淋淋的“凶案现场”,和观众一起发出几声喑哑的太息。
《赎罪》是一部让人不想,或者说不愿,甚至不敢看第二遍的影片。就像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一旦通晓结局,其间一切的文章粉饰,押韵修辞,都开始泛着砭肤冷气,让人直觉触目惊心。如果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把全部的玄奥喟叹都赌在最后十五分钟,用一段既主观又超然的自述让全部的奇绝瑰丽在一瞬间急转直下,变得凌厉惊骇,《赎罪》则是将这种对观众情绪的精准控制漫漶到了全篇,三步一折,两步一转,硬是将一个有些老套的战争爱情故事讲得不落窠臼,直戳心灵。影片展现出了极高的叙事技巧,核心就在于对叙事视角炉火纯青的掌控。叙述者灵巧娴熟地跳跃在几种叙事视角之间,构建出了一个错位的,多层次的叙事空间。而这视角每次转换,都是叙述者对过往叙事的一次裸裎否定,一场全面翻盘。与惯常叙事中“建筑”的技巧不同,《赎罪》采用的是一种“破坏”的技巧,否定的技巧。故而《赎罪》的叙事之美,可以说是一种否定之美。
古往今来,几乎每一个叙述者都在努力自圆其说。他们费尽心思,编织了一张又一张纷繁复杂的逻辑之网,为观众可能的哂笑质疑而殚精竭虑。自己动手去推翻、撕碎自己的叙事?我想任何一个叙述者的第一反应都是避之不及。而《赎罪》这部影片在短短两个小时的篇幅里,竟数次做到了这一点。
影片开篇于布莱欧尼(Briony)的第一视角。夏日午后聒噪的鸟鸣声,让人心惊肉跳的打字机声,一直到那双拼命瞪大的蓝色眼睛里燃烧出的狂热与偏执,一个敏感到近乎神经质的十三岁少女形象跃然荧幕,并带着观众一头扎进了影片叙事的洪流。古老的命运在一只小小的蜜蜂身上还魂,召唤着布莱欧妮在窗台上看到了她不能理解也不愿相信的一幕——她的姐姐西西莉亚(Cecilia)在管家的儿子罗比(Robbie)的面前脱光衣服跳进了池子里!从布莱欧尼的视角出发,这一幕无疑也激发了观众好奇和不解。西西莉亚和罗比是恋人关系吗?西西莉亚对罗比的冷漠态度又似乎在时时否定着这一推断。此刻,读者同布莱欧尼一样,脑中充满了林林总总的疑问,愤怒,甚至嫉妒。正当观众绞尽脑汁地猜想布莱欧尼接下来会作何反应的时候,西西莉亚在密林中的一段奔跑突然将一切拉回了她的第一视角。接下来一段西西莉亚视角的闪回把这此前精心构建的所有悬念全部推翻。西西莉亚和罗比的关系正处于一个微妙而尴尬的时期。两人是有所争吵,但并不是因为不和,而是因为西西莉亚不愿罗比远走六年,求学从医。西西莉亚对罗比刻意的冷淡也源自于此。这一视角转换带来的叙事上的阶段性否定,把影片的叙事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既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又让无数疑问接踵而至。这种误会对布莱欧妮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西西莉亚和罗比接下来又命运几何?罗比会丢下西西莉亚打点行装,奔赴前程吗?于是乎,开篇的一个视角转换,就让观众坠入建筑否定、否定建筑之间的追问循环,全部身心都为影片的叙事而裹挟牵动。
罗比在灼热的庄园上大喊着布莱欧尼的名字,布莱欧尼却在张皇中越跑越远。此时,观众已全身心地浸入了影片的叙事,对结果的期待空前高涨,“破坏性”叙事也开始有了更大的天地施展拳脚。罗比写信给姐姐道歉,写了很多稿都不甚满意。后来就鬼使神差的写起了一些不恰当的话,这对于一个二十出头沉浸在爱河中的热血青年来说完全是自然而然,无可厚非,而且最后他决定给姐姐的肯定也是相对得体那的一版。此时观众的注意力完全在于罗比和西西莉亚这对苦命鸳鸯如何冲破世俗桎梏,拥抱爱情。而突如其来的闪回则将这一切完全摧毁。在罗比的视角中,观众得知罗比交给布莱欧妮的竟然就是最不恰当的那一封!认知的颠覆带来了情绪的起伏,观众开始急切地想要知道布莱欧尼会怎么做。
于是,影片顺着观众的期待,又转回了布莱欧尼的第一视角。果然,布莱欧妮拆开信看到了一切,惊惧万分!她不敢相信,自己曾经也喜欢过的罗比竟是一个“色情狂”!古老的命运再一次借尸还魂,这一次,它选择的是西西莉亚不小心掉在地上的星型发饰。布莱欧尼推开书房的门,竟正撞见罗比和西西莉亚在书房缠绵的一幕!受视角影响,观众的想法无疑和此时的布莱欧妮一样难道罗比强奸了西西莉亚?难道罗比真的是个“色情狂”?从天而降的敲钟声却将影片又拉回了罗比的视角,接下来又是一个否定前篇的闪回,原来姐姐和罗比是两情相悦,他们在书房的缠绵完全是一种瞬间迸发的烂漫热情!这一段视角的跳跃转换显然产生了比开篇更为震慑人心的力量,一次浪漫的邂逅因为视角的不同而变得面目全非,观众开始唏嘘叹惋,为罗比和西西莉亚的命运担虑焦心。以至于最后再度回到布莱欧尼的视角,指认罗比就是强奸女童的凶手,观众已是一片戚戚然!视角的转换带来叙事的否定,叙事的否定又带来情绪的掌控,观众在几个视角间反复跳跃,产生极强的观影快感。
如果说这种视角转换带来的叙事的否定在影片前半段还停留在一个好不好看的层面,到了影片后半段,它则成了把影片深度向高迈纵深的关键。五年后,在布莱欧尼的视角中,她已得知真相,陷入了无尽的悔恨之中,她想要赎罪。她放弃了上剑桥的机会,追随着西西莉亚的脚步去了护士学校,成为了一名护士。她鼓起勇气,找到找到西西莉亚忏悔,正碰到西西莉亚和短暂回国的跟罗比在一起,两人享受着重聚的欢愉。一切都是那么的光明美好,一切都是那么的温暖和煦,就像满溢在此段影片的每个角落里喋喋不休的橘黄色阳光。就算罗比暂时还不能原谅自己,就算罗比接下来还要奔赴战场,布莱欧尼内心的巨石却在罗比近乎责骂的诘问中落地,一切似乎都在慢慢变好。
然而就像漫漶得无边无际的阳光把一切都过度曝光而幻影重重,老年布莱欧妮接受电视采访时的一段陈述终于将那个下午小心编制的最后温柔彻底击碎。这看似是布莱欧尼的第一视角,其实又是一次视角的转换。影片在布莱欧尼的叙述中从狭隘逼仄的第一视角转向了一种冷峻无情的上帝视角。全部的真相和盘托出,全部的伤口鲜血直流!原来,布莱欧尼根本无法承受事情的真相,只得编造出一个于人于己都好过些,宽慰些,开解些的“结局”。其实,西西莉亚早就死在了大水漫灌的阴暗地铁站,罗比也在躺在冰冷的敦刻尔克海岸再也没有醒来过,他们,甚至再没能见对方一面!这个最后的视角转换,最后的建筑推翻,最后的否定叙事,极端放大了影片的情感冲击力,使得观众也在真相与假象之间不知作何选择,无法自拔。观众开始思索,命运究竟能把玩笑开到什么地步,误会又蕴含着多么骇人的摧毁力量!
即使《赎罪》的叙事就至于此处,它也是一个足够优秀的作品了。但是,《赎罪》借着这否定叙事带来的巨大的撼动人心的力量,将影片的主旨又推向了一个更深远的层次。它开始借老年布莱欧尼的口,诘问上帝,诘问苍生,真实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救赎的路径又是否真的存在?老年布莱欧尼说,她在小说中编造的结局不是软弱也不是逃避,而是想要亲手将被自己生生夺走的幸福还给他们,让他们至少在某个地方,能够享受片刻他们一直希冀憧憬的,早就该属于他们的幸福。然而,这样的幸福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这样的幸福没有意义,那这样的救赎又算是什么救赎?或许,救赎就是为救赎者本身准备的,除此之外,于事无补。世界还是那个世界,春来冬往,草木荣枯,兀自运转,真实地让人踏实,也真实地让人不忍卒视。
《赎罪》用不停转换的视角模拟着命运对人类的嘲弄,也构筑起了一个不停否定着自身的叙事世界。这个世界是残损的,断裂的,但正是在这种残损和断裂之间,影片才得以涅槃重生,以一种精雕细琢却又血肉模糊的状貌,让本想要轻慢以对的人们,不觉间已是怆然肃立。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