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捷克導演伊利·曼佐,他之前的作品如《嚴密監視的列車》、《失翼靈雀》等等都是廣為人們熟知又頗受好評的佳作。而06年的這部《我曾侍候过英國國王》也同樣是一部水準之上的好片,雖然沒有能夠斬獲什麼重大的國際電影獎項,但丝毫無損該片的出眾品質和極佳的可看性。
要談這部電影,不得不先說說它的同名原著,由捷克著名作家赫拉巴爾先生於1968年僅花了18天時間創作的中篇小說。當時的赫拉巴爾因為不願公開表態支持入境佔領的新上臺的權力當局,其作品慘遭下架,而由他的小說所改編的電影也遭禁映,赫拉巴爾深陷於憂鬱的心情之中,也因此更心無旁騖的在無人來訪、孤寂的林中小屋內創作了一系列包括《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在內的巔峰之作。他看著他的國家被納粹佔領過,被前蘇聯涉政過;他的人生也曾經風光無限過,後來卻落得因被雪藏而避世,這一系列起起落落都能在小說的主人公身上找到明顯的線索,包括他對人生的思考,對人性的思考甚至對政治的思考,深入淺出,舉重若輕。
電影與小說其實還是不太一樣的,因為時長的限制,電影簡化了很多對人性刻畫的細節,同時加入了使影片更詼諧的戲劇效果,可謂有得有失。就好比影片好幾處採用了默片模式,既符合故事的時代背景,又能簡潔迅速的概述完可能過長的篇幅。還有一樣就是原著中並未反復提及的道具——鏡子,在電影中則貫穿始末,成為極具象徵意義的所在。在電影裏,你可以看到鏡子是兩段時空交替敘述的转换媒介,還是迪特俘獲床伴芳心的重要工具,也是年邁的主人公獨自在林中自言自語的對象。鏡子讓回憶呈現過去的景象,接著它開始對自己演講,詰問自己,像檢察官一樣控訴自己,又為自己辯護。鏡子代表的都是毫無保留的自我反省,到最後發現想控訴卻又無力辯駁的其實是自己掙扎的內心。
如此複雜的內心世界當然和主人公迪特的奇特经历不無關係,他從一無所有的小跑堂成為坐擁千萬資產的資本家,又一夜之間淪為落魄的階下囚,他的人生仿佛一個圓形的軌跡,從無至有,最後重又迴歸。正如迪特對自己的評價:我的幸福往往來自我的不幸。小個子迪特最初的夢想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很簡單——錢和性,成為百萬富翁並過上上流社會聲色犬馬的生活。當然他也比大多數人多了一點點小聰明,多一點點進取心,他懂得察言觀色,他能夠進退得宜,他瞭解如何取悅於人,因此即使在做服務生的時候,他已經纍計下一筆不小的財富。而他的納粹妻子帶給他的那些價值連城的郵票,是他人生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因為這些被掠奪來的財產他一夜暴富,也因為可能已經帶上詛咒的東西他永遠失去了妻子,還加贈十五年的刑期。正可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有意思的是,這十五年刑期是迪特自己“爭取”來的,他當然不是智商出了問題,而是在擁有財富之後,他依然沒有被認同的感覺。這點在小說裏描述的比較詳細,他實現夢想成為百萬富翁,他憑藉獨特的創意開出了布拉格最好的酒店,儘管如此,他始終不被上流社會所容納,連對百萬富翁的勞動改造都忘了他,迪特不得不出示存折“求”當局把他和那些資本家關在一起。回顧迪特的前半生,他表面上是在孜孜不倦的賺錢,可實際上還是在尋求認同感和歸屬感。他身材矮小,甚至只到一般女性的胸口那麼高,因此被大多數女人認定無攻擊性,甚至可以自由自在的裸身在他面前,迪特為了追求認同,用精緻不菲的服裝讓自己看上去成熟而有魅力,用浪漫的小情趣取悅每一任女伴。他在巴黎飯店的領班是曾經侍候過英國國王的能力出眾的資深侍者,迪特為了追求认同,也喜歡把“我曾侍候過衣索比亞皇帝啊”掛在嘴邊。他和德國妻子結婚,也感受不到其他德國軍官對他的認同,他們甚至不願看在他老婆的面上和他敷衍客套。所以,迪特才義無反顧要和曾經的資本家成為獄友,就算充公財產也無所謂。可事實是,就算同為階下囚,他還是打不進他一直渴求的“有錢人”的圈子,那些富貴了許多代的“資產階級”就算如何落魄,他們的尊嚴也是不屑與暴發戶為伍的。想要被認同,可敬的是理想,可悲的是現實。
人常在意外的時候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在崩潰、出軌、失序的時候。經歷過人生的浮沉,認清了現實的無情之後,迪特才進入迴歸本我的人生階段,這也是電影比較弱化的階段,只用穿插的方式敘述了大概。不再年輕的他選擇了反璞歸真的生活方式,在邊境,在人跡罕至的密林深處,一人、一屋、一馬、一羊、一狗、一貓,不用擔心被排擠,用簡單的勞作代替骯髒的資本交易,用和靈魂的對話代替人與人的猜心遊戲。誰會想到這個粗鄙的山间老头擁有衣索比亞皇帝賜予的勳章,誰會知道他的破舊皮箱內堆滿價值連城的財寶,而此時,這些對於迪特來說只是回憶,僅此而已。
有很多人說,這是一部已無新意的二戰電影,事實上,包括原作者和導演在內,他們都沒有直接或間接的給出強烈的個人觀點,更多的是敘述代替評論,擺事實而不是誇誇其談。電影在揭露資本家一擲千金的外衣下掩蓋的是锱铢必争的本質的同時,對於普通人一樣毫不留情,丟一把硬幣,可以使所有人彎腰,爭奪甚至扭打。就如同瓦爾登先生給迪特的啟蒙:金錢可以讓你將世界踩在腳下。對於政治的觀點也是沒有什麼傾向性,硬要說的話就是各打五十大板。納粹將当时的德國人洗腦成工具,為元首清洗種族,為元首培育新歐洲優質人種,甚至為元首如傀儡般交配,他們將健壯的男人送去戰場,將活潑的女孩變得神經質,更將其他種族的尊嚴和生命視如草芥。而二戰後入侵捷克的蘇式“共產主義”也是換湯不換藥,沒收人民財產,控制大眾的言論自由,羅織站不住腳的罪名和可笑的刑期。一樣的入侵,一樣的洗腦,一樣的踩踏着這個國家的尊嚴,最諷刺的是影片中貼在街頭的大字報“捷克人不打仗”,要知道捷克斯洛伐克在二戰前是“歐洲第二大武器庫”,政府之疲軟可想而知。可見本片並非傳統的反戰類型電影,其豐富內涵還是很值得挖掘的。
人生也許就是如此,跑了一輩子,追了一輩子,到暮年才發現也許迴歸原點才是一個完滿無憾的圓。
相关讨论